阿展滴滴,一位自幼年時期,就是跟著阿嬤一起長大的孩子,來自於隔代教養家庭的孩子。
一如往常地上午,一位忐忑、焦急的阿嬤走進的小作所,社工便上前協助阿嬤了解來意,原來這位阿嬤著急著要幫她寶貝外孫找一處日間的工作場所,社工仔細地聆聽阿嬤闡述了外孫的家庭生活及學習歷程,便立即安排了這名服務對象進行了評估、試作的工作。
這位服務對象-阿展滴滴順利的,進入的五塊厝小作所的服務。
而對於阿展滴滴百般呵護的阿嬤,在進入小作所後,又面臨了一項生活難題,便是每天都要接送阿展滴滴往返小作所,由於阿嬤年邁,許多身體機能逐漸退化,每每看見阿嬤焦急地穿梭在市區車陣之中,只為了準時接送阿展滴滴前往小作所,工作同仁均感到相當憂心及不捨,但阿嬤卻始終甘之如飴,並笑笑地對我們說:「不然要怎麼辦,自己的外孫還是要幫忙他阿。(台語)」,阿嬤始終為了阿展滴滴做最完善的保護與支持。
經過一段時間的服務,感受到阿展滴滴的學習及認知能力均相當優秀,期間,社工員、教保員透過服務歷程,也瞭解阿展滴滴在過去的學習經驗中,其實是有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學習經驗,這也讓我們開始思考可以透過麼樣的協助,可以減緩阿嬤交通接送往返的奔波,更能提升阿展滴滴自立生活的學習訓練。
在一次家訪的過程,社工也帶著交通往返匆忙的議題,與阿嬤進行了對談,訪視過程,充分感受到的是阿嬤無微不至的呵護與付出,即便連家務也不捨讓阿展滴滴經手,這是一份無悔的付出,除了愛以外,或許還蘊含著其他更深遠的意義。
社工也瞭解到,阿嬤對於阿展滴滴的呵護,並非輕易便能動搖的,但為了增進阿展滴滴自立生活的訓練,減緩阿嬤在交通往返的奔波辛勞,在那次的家訪過後,社工嘗試協助阿展滴滴配搭各種不同的交通往返方式,並與阿嬤進行了建議及討論,在多次的討論後,阿嬤終於有了不同的想法也願意嘗試改變,這也讓交通往返的議題有了改變的可能。
由於阿展滴滴家緊鄰高雄捷運站旁,所以這次的交通往返方式調整,便擇定以搭乘捷運作為選擇進行規劃,需要協助阿展滴滴確認的注意事項很多,我們仔細的逐條說明,例如:1.出入口選擇2.博愛卡的使用3.確認搭乘方向4.換車的方式等,阿嬤仍有許多的擔憂,與阿展滴滴的躍躍欲試形成強烈的對比。
第一次的改變,阿嬤全程參與引導,訓練的過程中,更在捷運站內,遇到幾位小作所同儕,在同儕相互支持下,阿展滴滴學習的比預期的快上很多,就這樣阿嬤也跟著阿展滴滴搭乘捷運往返1~2個月,阿嬤對於阿展滴滴的學習也感到放心許多,便在評估之下,阿嬤漸進地讓阿展滴滴嘗試自行往返小作所,但阿嬤始終不放心,總是悄悄的伴隨更委託了其他同儕,若在接運站遇到阿展滴滴,也能協助他所需的支持,就這樣前後訓練持續了一整季,阿展滴滴也在阿嬤、同儕、工作同仁的支持下,終於完成一項自立生活的訓練,阿嬤也感到相當欣慰。
或許,阿展滴滴未來還是面臨許多的挑戰,但這次的經驗,阿嬤看見阿展滴滴的學習能力,更讓阿展滴滴知道自己擁有無限的可能,期待這次的經驗,能為阿展滴滴開拓更多美好的生活選擇。我們一直這麼深信著!! 五塊厝小作所 FIGHTING~